2025-07-15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消费] | 热度[ 0]
---2025年,中国公益事业迎来了一次重大升级。1月15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联合发起的“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这一行动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公益事业的高效化、透明化,让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中来。举办新闻发布会1月15日上午10点,2025“互联中国公益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公益组织代表、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发
---
2025年,中国公益事业迎来了一次重大升级。1月15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联合发起的“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这一行动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公益事业的高效化、透明化,让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中来。
1月15日上午10点,2025“互联中国公益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公益组织代表、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发布会由民政部副部长李强主持,他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益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将借助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确保每一笔善款可追溯、每一份爱心有回响。”
随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王磊详细介绍了行动的具体。该行动将重点推进“智慧公益平台”建设,整合全国公益资源,实现捐赠、志愿服务、项目进展的全程透明化管理。平台还将引入AI匹配系统,让捐赠者能更精准地找到自己关心的公益项目。
发布会现场还展示了几个试点案例。某偏远山区小学通过平台获得了实时在线教育支持,而一位残疾艺术家则借助公益直播实现了作品销售,改善了生活。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科技如何让公益变得更高效、更温暖。
在提问环节,有记者关心公益透明度的保障措施。王磊回应称:“我们将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一笔资金流向,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上查询到项目的详细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这一承诺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
科技赋能,公益更透明
“互联中国公益行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解决传统公益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过去,许多捐赠者并不清楚自己的善款最终用在了哪里,甚至偶尔会爆出公益资金被挪用的丑闻。而这一次,借助区块链技术,每一笔捐赠都将被永久记录,不可篡改。
平台还引入了“公益信用分”机制。公益组织的执行效率、资金使用透明度、项目完成度等数据将被公开评分,捐赠者可以根据评分选择更可信的机构。这一举措有望推动公益行业整体向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全民参与,公益更便捷
除了技术升级,该行动还致力于降低公益参与门槛。普通民众不仅可以通过捐款支持公益,还能通过“时间银行”模式贡献自己的技能或时间。一位程序员可以线上帮助公益组织开发小程序,一位教师可以为偏远地区孩子提供在线辅导。
平台还计划推出“公益任务打卡”功能,鼓励用户通过日常行为(如步行捐步、低碳出行)积累公益积分,兑换成实际捐赠。这种“轻公益”模式有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社会反响热烈
消息一出,社交媒体上迅速掀起讨论。微博话题2025互联中国公益登上热搜,许多网友表示期待:“终于有一个能让我放心捐款的平台了!”“希望科技真的能让公益更透明!”
但也有部分网友提出疑虑:“技术虽好,关键还是看执行。”“如何防止数据造假?”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接受第三方审计,并欢迎社会监督。
---
未来展望
“互联中国公益行动”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覆盖全国80%以上的公益组织,并逐步拓展至国际公益合作。业内专家认为,这一行动有望成为中国公益事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让公益更有温度的桥梁。”正如发布会最后一位嘉宾所说,2025年的中国公益,正在迈入一个更智能、更开放的新时代。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