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科技] | 热度[ 0]
---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46家已通过发审会(IPO过会)的企业迟迟未获得批文,其中多家申报双创板(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公司更是陷入漫长的“拉锯战”。这一情况让市场各方感到困惑——明明已经过会,为何迟迟无法上市?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监管逻辑和市场变化?IPO过会后为何迟迟拿不到批文?通常情况下,企业IPO过会后,证监会会在1-2个月内下发批文,随后企业即可启动发行上市流程。但如今,这4
---
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46家已通过发审会(IPO过会)的企业迟迟未获得批文,其中多家申报双创板(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公司更是陷入漫长的“拉锯战”。这一情况让市场各方感到困惑——明明已经过会,为何迟迟无法上市?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监管逻辑和市场变化?
IPO过会后为何迟迟拿不到批文?
通常情况下,企业IPO过会后,证监会会在1-2个月内下发批文,随后企业即可启动发行上市流程。但如今,这46家企业的批文却迟迟未至,部分企业甚至已等待超过半年。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涉及以下几个原因:
1. 监管政策趋严:近年来,监管层对IPO企业的审核标准不断提高,尤其是针对财务真实性、行业合规性等方面的审查更加严格。部分企业虽然过会,但在后续核查中可能暴露出问题,导致批文延迟。
2. 市场环境变化:A股市场近期波动较大,监管层可能有意控制新股发行节奏,避免市场承受过大压力。
3. 行业限制调整:某些行业(如教培、房地产等)受政策影响,上市审批可能被暂缓。
一位投行人士透露:“有些企业过会时符合当时的审核标准,但后续政策收紧,导致批文被‘卡’住,甚至可能面临重新补充材料或调整方案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企业从过会到上市的时间通常在3-6个月之间,具体流程包括:
1. 等待批文(1-2个月):证监会审核通过后,会正式下发核准发行的批文。
2. 发行路演(1-2周):企业进行投资者路演,确定发行价和募集资金规模。
3. 申购缴款(1周左右):投资者进行新股申购,资金到位后完成发行。
4. 挂牌上市(1-2周):完成股份登记后,企业正式登陆交易所。
目前这46家企业的批文迟迟未下发,导致整个上市进程被无限期延后。有市场人士猜测,部分企业可能最终被迫撤回申请或调整上市计划。
双创板企业为何更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批文卡壳”现象中,申报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企业占比颇高。这与双创板的定位和审核特点有关:
- 科创板:强调“硬科技”属性,部分企业可能因技术门槛或行业政策变化而面临更严格的审查。
- 创业板:虽然包容性较强,但近期监管对盈利稳定性、业务合规性的要求也在提高。
某券商保荐人表示:“双创板企业的上市标准相对灵活,但也意味着后续监管会更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如果行业环境突变,批文延迟也就不奇怪了。”
市场影响:投资者和企业如何应对?
对于投资者而言,IPO批文延迟可能意味着部分拟上市公司估值面临调整,甚至影响相关板块的投资情绪。而对于企业来说,长时间的等待可能导致融资计划受阻,甚至影响业务发展。
有分析师指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部分企业可能会转向港股或海外市场,以避免A股IPO的不确定性。”
目前,监管层尚未就此事发布官方说明,但市场普遍预期,未来IPO审核可能进一步趋严,企业需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这场“批文拉锯战”究竟何时结束,仍有待观察。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