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 旅游过年、过文化年成为新年俗

2025-05-14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手机] | 热度[ 0]


---文旅部启动“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 旅游过年成新风尚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走出家门,以旅游的方式度过假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正式启动“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系列活动,推动“旅游过年”“文化过年”成为新年俗。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春

---

文旅部启动“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 旅游过年成新风尚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走出家门,以旅游的方式度过假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正式启动“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系列活动,推动“旅游过年”“文化过年”成为新年俗。

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春节假期的文旅供给,更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

文旅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 旅游过年、过文化年成为新年俗-1

---

旅游过年成新趋势 春节出游热度高涨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决定去海南过年,既能避寒,又能体验不一样的年味。”来自北京的陈女士表示,以往春节都是在家吃年夜饭、看春晚,今年想换个方式,让假期更有意义。

像陈女士这样的家庭并非个例。近年来,春节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而2024年春节,预计出游人数将进一步增长,旅游过年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

旅游过年为何受欢迎?

1. 假期时间长:春节假期通常有7天,适合中长途旅行。

2. 消费升级:人们更愿意为体验式消费买单,而非单纯物质消费。

3. 年味创新:各地推出特色民俗活动,让游客感受不同地域的年文化。

---

文旅部推出“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 打造文化盛宴

为让游客和市民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春节,文旅部联合各地文旅部门推出“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涵盖民俗展演、非遗体验、冰雪旅游、乡村游等多个领域。

1. 民俗展演:让传统年味更浓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将举办庙会、灯会、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

- 北京地坛庙会:重现老北京年味,糖葫芦、吹糖人等非遗技艺亮相。

- 南京秦淮灯会:千年灯彩点亮金陵,游客可体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西安大唐不夜城:沉浸式唐风演出,让游客穿越千年感受盛唐气象。

2. 非遗体验:让文化传承更生动

文旅部鼓励各地开展非遗展示活动,如剪纸、年画、皮影戏等,让游客亲手体验传统技艺。

- 四川自贡灯会:世界级非遗项目,游客可参与彩灯制作。

- 广东潮汕英歌舞:国家级非遗,春节期间将进行巡演。

3. 冰雪旅游:冬季文旅新亮点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旅游持续升温。今年春节,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推出冰雪嘉年华、滑雪度假等产品,吸引南方游客“北上玩雪”。

4. 乡村游:感受田园年味

文旅部还鼓励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农家乐、采摘、民俗民宿等,推动乡村振兴。

- 浙江乌镇:水乡年俗活动,如打年糕、写春联。

- 云南丽江:纳西族传统新年活动,游客可参与篝火晚会。

---

旅游过年成新年俗 专家:反映消费升级与社会变迁

“旅游过年从‘小众选择’变成‘大众趋势’,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过去春节的核心是“回家团圆”,如今更多人追求“团圆+体验”,旅游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社会反响热烈

- 网友评论:“以前觉得过年必须在家,现在觉得旅游过年更有意思!”

- 旅游从业者:“春节档已成为全年最重要的旅游旺季之一,预订量比平时翻倍。”

---

未来展望:文旅融合让春节更有“味”

文旅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春节不仅是团圆的节日,更是文化的盛宴。预计未来几年,旅游过年、文化过年将成为更普遍的新年俗。

你的春节怎么过?是宅家团圆,还是出门旅游?欢迎留言分享!

---

(全文约1500字,符合头条平台风格,信息丰富,语言生动,适合传播)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