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利好肿瘤和长期输液患者 这类价格综合治理成果来啦

2025-03-26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文化] | 热度[ 0]


---引言:国家医保局发布重磅消息,针对肿瘤患者和长期输液人群的医疗费用问题,推出价格综合治理新举措。这一政策直击“看病贵”痛点,预计惠及全国数百万患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改革。---政策细节:患者负担将显著降低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此次治理聚焦两类高值医用耗材:一是肿瘤治疗相关的特殊药品(如靶向药、免疫治疗药物),二是长期输液患者使用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港等耗材。通过集中带量采购、

---

引言:

国家医保局发布重磅消息,针对肿瘤患者和长期输液人群的医疗费用问题,推出价格综合治理新举措。这一政策直击“看病贵”痛点,预计惠及全国数百万患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改革。

国家医保局:利好肿瘤和长期输液患者 这类价格综合治理成果来啦-1

---

政策细节:患者负担将显著降低

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此次治理聚焦两类高值医用耗材:一是肿瘤治疗相关的特殊药品(如靶向药、免疫治疗药物),二是长期输液患者使用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港等耗材。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动态调整医保目录、严控流通环节加价等“组合拳”,部分药品耗材价格降幅或超50%。

国家医保局:利好肿瘤和长期输液患者 这类价格综合治理成果来啦-2

以某款肺癌靶向药为例,原价每盒约1.2万元,经谈判后纳入医保,患者自付比例降至千元左右。“过去打一次输液港要自费三四千元,现在材料费直接砍半。”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透露。

---

背景:为何此时出手?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超400万,长期输液人群(如慢性病、术后康复患者)更是数以千万计。高昂的医疗费用曾让许多家庭陷入“因病致贫”困境。医保局此次行动,既是对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落实,也是对民生痛点的精准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特别强调“保质量”与“降价格”并行。所有中选产品均需通过一致性评价,并接受飞行检查。一位参与集采的专家表示:“价格下来了,疗效和安全绝不能打折。”

---

社会反响:患者直言“看到希望”

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网友“@抗癌小战士”留言:“妈妈用的靶向药终于能报销了,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一半!”也有基层医生反映,部分偏远地区耗材配送问题仍需解决,“希望好政策能真正落到每个角落”。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强指出:“这次改革体现了医保从‘保基本’向‘保质量’的升级,尤其对弱势群体是雪中送炭。”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需警惕个别医院以“耗材缺货”为由推诿患者的现象。

---

下一步: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

医保局透露,未来将建立“耗材价格监测平台”,每季度评估降费效果,并逐步扩大治理范围。2024年或纳入透析、骨科等高值耗材。正在研究将部分门诊输液费用纳入慢病保障,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数据显示,近三年国家集采已累计节约医疗费用超3000亿元。专家预测,此次新政实施后,每年至少可为相关患者省下200亿元。“医疗公平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国家医保局负责人这样总结。

---

从肿瘤特效药到输液耗材,医保局的“减法”正在为民生做“加法”。这场价格治理风暴能否持续吹散“看病贵”的阴霾?我们拭目以待。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