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汽车业“内卷式”竞争 商务部:加强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

2025-08-24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文化] | 热度[ 0]


中国汽车市场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内卷式竞争。今年以来,超过40个汽车品牌参与价格战,部分车型降价幅度高达10万元,整个行业陷入赔本赚吆喝的怪圈。在近期举行的行业座谈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直言:当前汽车市场存在恶性竞争现象,部分企业采取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是汽车行业转型期的阵痛。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

中国汽车市场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内卷式"竞争。今年以来,超过40个汽车品牌参与价格战,部分车型降价幅度高达10万元,整个行业陷入"赔本赚吆喝"的怪圈。

在近期举行的行业座谈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直言:"当前汽车市场存在恶性竞争现象,部分企业采取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是汽车行业转型期的阵痛。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萎缩,各家车企为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激进策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已降至3.2%,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针对汽车业“内卷式”竞争 商务部:加强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1

某自主品牌销售负责人坦言:"现在卖车就是在'流血'竞争。为了完成销量目标,我们不得不跟进降价,但每卖一辆车就要亏损上万元。"这种情况在行业内并非个例,部分车企甚至出现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尴尬局面。

恶性竞争带来的不仅是企业亏损,更引发了系列连锁反应。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加剧,等待进一步降价;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大,资金周转困难;售后服务质量下滑,消费者权益受损。

商务部此次出手,意味着监管层面已经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据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汽车行业反不正当竞争指引,重点整治以下行为: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宣传、捆绑销售、诋毁竞争对手等。同时还将建立汽车行业价格监测机制,对异常价格波动进行预警。

针对汽车业“内卷式”竞争 商务部:加强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2

行业协会专家表示:"整治'内卷'不是要限制竞争,而是要建立良性竞争环境。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服务提升来赢得市场,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价格战。"

针对汽车业“内卷式”竞争 商务部:加强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3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整治并非"一刀切"。商务部强调要区别对待正常市场竞争和恶性竞争,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服务优化等方式开展良性竞争。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仍将继续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市场反应方面,多家车企已经开始调整策略。某合资品牌宣布将重点转向高端车型和个性化定制服务,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一些新势力车企则加大研发投入,希望通过技术差异化摆脱价格战泥潭。

消费者对此普遍表示支持。正在选购汽车的王先生说:"希望整治后市场能更规范,我们买车时不用再担心今天买明天降,也能享受到更稳定的服务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整治将加速汽车行业洗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能被淘汰,而注重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多体现在产品力、服务体验和品牌价值上,而非单纯的价格比拼。

这是一个值得行业深思的转折点。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望走出"内卷"困局,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毕竟,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