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商业] | 热度[ 0]
【文化中国行】四川开江:点“羽”成金,一根羽毛撬动亿元产业---正文: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一根看似普通的羽毛,正悄然撬动一个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这里没有大型工厂的轰鸣,却有一群手艺人用指尖的技艺,将羽毛变成精美的工艺品,远销海外,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羽毛工艺的百年传承开江县的羽毛工艺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当地村民利用禽类羽毛,通过染色、修剪、粘贴等工序,制作成扇子、装饰画等工艺品。由于技艺
【文化中国行】四川开江:点“羽”成金,一根羽毛撬动亿元产业
---
正文:
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一根看似普通的羽毛,正悄然撬动一个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这里没有大型工厂的轰鸣,却有一群手艺人用指尖的技艺,将羽毛变成精美的工艺品,远销海外,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羽毛工艺的百年传承
开江县的羽毛工艺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当地村民利用禽类羽毛,通过染色、修剪、粘贴等工序,制作成扇子、装饰画等工艺品。由于技艺复杂,过去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有限。
2020年,开江县政府将羽毛工艺纳入非遗保护名录,并成立专业合作社,整合散户资源,引入现代设计理念。这里的羽毛画、羽毛扇、羽毛饰品等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地,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一根羽毛”如何变成“金产业”?
1. 政府扶持+合作社模式
开江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培训技术、统一采购原料、统一销售渠道,让原本分散的工匠形成合力。目前,全县已有500多户家庭参与羽毛工艺品制作,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2. 创新设计,打开国际市场
传统羽毛扇曾是主打产品,但市场需求有限。近年来,开江工匠与高校合作,开发出羽毛耳环、胸针、家居装饰等新产品,甚至为国际奢侈品牌提供定制服务,单件售价可达上千元。
3. 电商助力,销路不愁
通过直播带货和跨境电商,开江羽毛工艺品迅速打开销路。当地网红“羽毛哥”一场直播就能卖出5000多把羽毛扇,年销售额超300万元。
社会反响:小羽毛撬动大经济
“以前觉得羽毛就是垃圾,现在才知道能赚钱!”开江县永兴镇村民张大姐笑着说。她家原本靠种地为生,如今靠做羽毛画每月能赚4000多元。
文旅专家李教授评价:“开江的案例证明,传统文化+现代商业思维,完全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未来展望:打造“中国羽毛工艺之都”
开江县计划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建设羽毛工艺产业园,并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县长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把开江打造成‘中国羽毛工艺之都’,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一根羽毛,从废弃边角料到“点羽成金”,开江的故事,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