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城市] | 热度[ 0]
“缝补星星”的乡村教师:为爱坚守山乡20年,点亮千名孩子未来---引言: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偏远山村,有一所不起眼的小学,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是这片寂静山野最动人的旋律。而站在讲台上的,是一位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星星老师”的乡村教师——李芳。20年来,她用爱和坚持“缝补”着山里孩子的梦想,像修补夜空中黯淡的星星一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光。---一、缘起:从城市白领到乡村教师李芳的故
“缝补星星”的乡村教师:为爱坚守山乡20年,点亮千名孩子未来
---
引言: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偏远山村,有一所不起眼的小学,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是这片寂静山野最动人的旋律。而站在讲台上的,是一位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星星老师”的乡村教师——李芳。20年来,她用爱和坚持“缝补”着山里孩子的梦想,像修补夜空中黯淡的星星一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光。
---
一、缘起:从城市白领到乡村教师
李芳的故事始于2003年。那时,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她,本可以在城市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一次偶然的支教经历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大山,看到孩子们趴在破旧的木桌上写字,教室的窗户漏风,但他们眼里的光特别亮。”李芳回忆道。村里唯一的老教师已经60多岁,身体不好,学校面临关闭的风险。孩子们可能要走两小时山路去隔壁村上学。
“那一刻,我就决定留下来。”李芳说。
---
二、坚守:20年风雨无阻的“缝补”之路
山里的条件远比想象中艰苦。学校没有自来水,冬天取暖靠烧炭,夏天蚊虫肆虐。最初的几年,李芳的工资只有几百元,甚至不够买一本新教材。但她从未退缩。
为了改善教学环境,她利用假期四处筹款,甚至在网上发起募捐。慢慢地,学校有了新桌椅、图书角,甚至一间小小的电脑室。
但最让她费心的,是那些“特殊”的孩子。
- 小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孤僻,成绩垫底。李芳每天放学后陪他写作业,周末带他去家访,甚至自掏腰包给他买辅导书。两年后,小伟考上了县里的初中。
- 小花,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李芳联系了公益组织,帮她争取到助学金,还经常带她去镇上参加活动,开阔眼界。小花成了一名护士。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只是有些被乌云遮住了,我要做的就是把乌云拨开。”李芳说。
---
三、社会反响:“星星老师”感动千万网友
2022年,一位志愿者将李芳的故事发到社交媒体,迅速引发热议。
- 网友评论:
-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比起那些只会喊口号的人,李老师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
- “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光的。”
- 媒体报道:央视新闻联播以“山乡里的‘缝补星星’的人”为题报道了她的故事,多家公益组织主动联系,为学校捐赠物资。
- 官方认可:李芳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但她最珍视的,还是孩子们亲手做的贺卡,上面写着:“李老师,你是我们的星星。”
---
四、希望更多“星星”被点亮
李芳的学校从最初的20名学生增加到近百人,还有两位年轻教师加入。但她依然不满足:“山里孩子缺的不只是课本,还有对未来的信心。”
她的下一步计划是开设“梦想课堂”,邀请山外的专业人士来讲课,让孩子们知道,世界很大,他们也可以飞得很高。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需要我,我就会继续‘缝补’下去。”李芳笑着说。
---
李芳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教育最朴素也最伟大的力量。她不是明星,没有豪言壮语,但她用20年的坚守,证明了“一个老师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样的“星星”尤为珍贵。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缝补星星”的人——哪怕只是为身边的孩子多付出一份耐心,多传递一点温暖。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