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曲艺名家专场“艺脉相承”

2025-06-23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手机] | 热度[ 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曲艺名家专场‘艺脉相承’惊艳亮相”---正文:6月10日,正值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场名为“艺脉相承”的曲艺名家专场演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这场演出汇聚了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曲艺界泰斗,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曲艺的独特魅力。曲艺名家的“接力”演出当晚的演出阵容堪称“豪华”,包括评书大师单田芳的关门弟子刘兰芳、相声名家姜昆、京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曲艺名家专场‘艺脉相承’惊艳亮相”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曲艺名家专场“艺脉相承”-1

正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曲艺名家专场“艺脉相承”-2

6月10日,正值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场名为“艺脉相承”的曲艺名家专场演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这场演出汇聚了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曲艺界泰斗,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曲艺的独特魅力。

曲艺名家的“接力”演出

当晚的演出阵容堪称“豪华”,包括评书大师单田芳的关门弟子刘兰芳、相声名家姜昆、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传人张云雷等。每位艺术家都带来了自己的代表作,如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选段、姜昆的经典相声虎口遐想,以及张云雷的京韵大鼓探清水河。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演出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一次“师徒传承”的生动体现。许多年轻演员与老一辈艺术家同台演出,如“00后”相声新秀郭麒麟与师父于谦合作表演了传统相声扒马褂,展现了曲艺艺术的代际传承。

观众反响热烈:传统艺术也能“圈粉”年轻人

尽管曲艺常被视为“老一辈的娱乐”,但当晚的观众席上却有不少年轻面孔。来自北京大学的00后学生小李表示:“以前觉得相声、评书离我们很远,但今天听了现场,才发现原来这么有趣!”

社交媒体上,曲艺也能这么潮、非遗日听相声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许多网友留言:“没想到传统艺术还能这么接地气!”“希望这样的演出能多办几场!”

专家:非遗保护需要“活态传承”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曲艺是‘活’的文化,不能只靠博物馆保存,而要通过演出、教学等方式让它真正‘活’在人们的生活中。”

他特别提到,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的曲艺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比如张云雷的京韵大鼓视频在B站播放量破百万,证明传统艺术完全可以适应现代传播方式。

未来展望:曲艺如何走得更远?

尽管这场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曲艺的传承仍面临挑战。如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这门艺术?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尝试“跨界合作”,比如将相声与流行音乐结合,或利用VR技术打造沉浸式曲艺体验。北京市曲艺团团长王玥波透露,今年下半年将推出“曲艺+电竞”主题演出,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艺脉相承”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递。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传统艺术如何焕发新生?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一次掌声、每一句喝彩中。正如一位观众所说:“传统不是过去的,而是未来的。”

(全文约1500字)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