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建议完善风险投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

2025-05-01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商业] | 热度[ 0]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呼吁完善风险投资(VC)中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以平衡投资方与创业者的权益。这一提议迅速引发创投圈和创业者的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当前的回购条款往往对创业者过于严苛,甚至可能成为“创业者的枷锁”。事件背景:风投回购条款的“双刃剑”在风险投资领域,回购和对赌协议是常见的风控手段。如果创业公司未能达到约定的业绩目标或上市时间,投资方有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呼吁完善风险投资(VC)中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以平衡投资方与创业者的权益。这一提议迅速引发创投圈和创业者的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当前的回购条款往往对创业者过于严苛,甚至可能成为“创业者的枷锁”。

事件背景:风投回购条款的“双刃剑”

在风险投资领域,回购和对赌协议是常见的风控手段。如果创业公司未能达到约定的业绩目标或上市时间,投资方有权要求创始人或公司以一定价格回购股份,甚至要求现金补偿。这种机制原本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可能让创业者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建议完善风险投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1

田轩指出,目前国内的回购条款往往缺乏灵活性,许多创业者因市场环境变化或行业波动而无法完成对赌目标,最终陷入“卖房还债”的困境。他建议,应借鉴国际经验,引入更合理的估值调整机制,避免“一刀切”式的回购要求,同时加强法律对创业者的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建议完善风险投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2

这一提议得到了不少创业者的共鸣。一位曾因对赌失败而负债千万的创始人表示:“投资机构在行业好的时候疯狂加码,市场下行时却要求刚性兑付,这对创业者不公平。”

债务的处理,了解一下?

在风投回购条款的争议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债务的处理方式。目前,许多回购协议要求创业者个人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一旦公司无法履约,创始人可能面临个人资产被冻结、甚至破产的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建议完善风险投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3

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因市场环境突变,未能完成对赌协议中的上市目标,最终被投资方要求回购数亿元股份。由于公司现金流紧张,创始人不得不抵押房产、借款还债,甚至影响了家庭生活。类似案例在创投圈并不少见,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许多创业者因刚性回购条款陷入财务困境。

田轩的建议中提到,应区分“善意违约”和“恶意逃债”,对于因市场客观因素导致的回购失败,应允许协商调整还款条件,而非直接强制执行。他还建议探索“债转股”等更灵活的解决方案,让投资方和创业者共同承担风险,而非将所有压力转嫁给创始人。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相关政策能够落地,将极大改善创业环境,减少“赢了是机构的,输了是创业者的”这种不对等现象。不过,也有投资机构担忧,过于宽松的回购制度可能降低风控效果,导致资本更趋保守。

社会反响:创业者欢呼,投资方谨慎

田轩的建议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许多创业者表示支持,认为当前的回购机制过于苛刻,甚至有人调侃:“签了对赌协议,就等于签了卖身契。”

不过,投资机构的态度则相对谨慎。某知名VC合伙人表示:“回购条款是保护投资人的重要工具,如果完全取消或弱化,可能会影响资金进入早期项目的意愿。”但他也承认,现行制度确实存在优化空间,比如可以引入“阶梯式回购”,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还款压力。

法律界人士则建议,未来可以在公司法或合同法中进一步明确回购条款的适用边界,避免因条款模糊导致的纠纷。仲裁和司法机构也应加强对“显失公平”条款的审查,防止创业者被迫接受不合理条件。

未来展望:制度优化或成趋势

田轩的建议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创业失败案例的增加,越来越多声音呼吁完善风投市场的规则。部分地方政府已开始试点“创业者债务豁免”机制,对于因客观原因导致的回购失败,允许部分债务重组或延期。

业内预测,未来几年,国内风投市场可能会逐步向更平衡的方向发展,回购条款的刚性可能降低,而更多的风险共担机制将被引入。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也要求投资机构在风控和扶持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无论如何,这场关于“对赌协议”的讨论,已经让更多人意识到——创业不该是一场“要么暴富,要么破产”的赌博,而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支持的长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