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0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汽车] | 热度[ 0]
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的今天,合肥市庐阳区正依托大科学装置,探索出一条“科普+科创”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该区充分利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资源,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也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大科学装置赋能 科普科创双轮驱动庐阳区作为合肥市的核心城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的今天,合肥市庐阳区正依托大科学装置,探索出一条“科普+科创”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该区充分利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资源,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也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大科学装置赋能 科普科创双轮驱动
庐阳区作为合肥市的核心城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区域内汇聚了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等一批世界级大科学装置。这些装置不仅是前沿科研的重要支撑,也成为科普教育的生动教材。
“过去,大科学装置更多是科学家们的‘专属工具’,而现在,我们正努力让它们走进公众视野。”庐阳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通过开放实验室、举办科普展览、组织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等方式,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EAST装置(俗称“人造太阳”)的科普开放日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孩子们在科学家的讲解下,对核聚变能源有了直观认识。
科创生态加速形成 企业创新活力迸发
除了科普推广,庐阳区还积极推动大科学装置的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优势,该区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对接科研机构,推动技术落地。某科技企业利用强磁场技术开发的新型材料已应用于医疗设备制造,市场前景广阔。
“大科学装置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平台,也能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一位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庐阳区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已促成多个科技项目落地,涉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社会反响热烈 科普教育深入人心
庐阳区的科普科创融合发展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家长王女士表示:“孩子参加了科学研学活动后,对物理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立志未来要当科学家。”类似的反馈不在少数,科普教育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
该模式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认可。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庐阳区的做法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或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未来展望:打造全国科普科创示范区
展望未来,庐阳区计划进一步深化科普科创融合,目标是打造全国知名的科普教育高地和科技创新示范区。据悉,该区正筹划建设“大科学装置科普基地”,并联合高校、企业共同开发更多互动式科普产品。
“我们不仅要让科学‘高大上’,更要让它‘接地气’。”庐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更多举措的落地,庐阳区有望成为合肥乃至全国科普科创发展的标杆。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科技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庐阳区的探索不仅提升了城市软实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科普与科创的深度融合或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