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资讯] | 热度[ 0]
在线文旅消费陷阱频发:机票酒店预订套路多,电商平台该担何责?---正文:近年来,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平台预订机票、酒店等文旅产品。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消费纠纷和诈骗案件的激增。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在线文旅消费投诉量同比增长近40%,其中涉及虚假宣传、霸王条款、退款难等问题尤为突出。一、预订套路层出不穷,消费者防不胜防1. 低价诱惑,实
"在线文旅消费陷阱频发:机票酒店预订套路多,电商平台该担何责?"
---
正文:
近年来,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平台预订机票、酒店等文旅产品。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消费纠纷和诈骗案件的激增。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在线文旅消费投诉量同比增长近40%,其中涉及虚假宣传、霸王条款、退款难等问题尤为突出。
一、预订套路层出不穷,消费者防不胜防
1. 低价诱惑,实则“捆绑销售”
许多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搜索机票或酒店时,常被“超低价”吸引,但实际下单时却遭遇“隐形消费”。某平台标榜“99元特价机票”,却在支付页面自动勾选保险、接送机等服务,最终价格翻倍。
2. 虚假房源与“幽灵酒店”
部分商家通过盗用高端酒店图片,虚构房源信息吸引订单。消费者抵达后才发现酒店环境与宣传严重不符,甚至根本不存在预订的房型。
3. 退改签规则模糊,维权困难
不少平台在退改签政策上设置“文字游戏”,如“不可取消”“仅退代金券”等条款,导致消费者在行程变动时蒙受损失。
二、电商平台监管缺失,责任边界模糊
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电商平台需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和交易行为进行审核,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平台仍以“中介”身份推卸责任。
1. 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部分平台为追求流量和佣金,降低商家准入门槛,甚至默许“刷单”“虚假好评”等行为。
2. 售后响应迟缓
消费者遭遇欺诈后,平台往往以“需与商家协商”为由拖延处理,导致维权周期漫长。
3. 法律专家:平台应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指出,若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需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三、消费者如何避坑?
1. 选择正规平台,核实商家资质
优先考虑官方直营或信誉良好的代理商,避免通过个人链接交易。
2. 仔细阅读条款,截图保存证据
下单前务必查看退改规则,并保留订单页面、聊天记录等凭证。
3. 遇纠纷及时投诉
可向平台客服、12315或黑猫投诉等渠道反映问题,必要时寻求法律途径。
四、行业呼吁:加强监管,完善追责机制
目前,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始专项整治在线旅游乱象。专家建议,未来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商家和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在线文旅消费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行业乱象亟待规范。电商平台不能只做“甩手掌柜”,而应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否则终将失去用户信任。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