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财经] | 热度[ 0]
---引言:一场持续12年的资本博弈终落幕2023年12月15日,全球食品巨头雀巢集团宣布以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权,完成对这家中国糖果龙头的全资控股。这场始于2011年的联姻历经多次股权调整,最终以外资全面接管画上句号。消息一出,迅速登上财经热搜榜,网友热议:国民糖果品牌彻底姓外了?---第一部分:交易细节曝光 溢价收购暗藏玄机据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
---
引言:一场持续12年的资本博弈终落幕
2023年12月15日,全球食品巨头雀巢集团宣布以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权,完成对这家中国糖果龙头的全资控股。这场始于2011年的"联姻"历经多次股权调整,最终以外资全面接管画上句号。消息一出,迅速登上财经热搜榜,网友热议:"国民糖果品牌彻底姓'外'了?"
---
第一部分:交易细节曝光 溢价收购暗藏玄机
据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雀巢此次收购的40%股权原由徐氏家族持有,交易完成后,徐福记将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价较徐福记当前股价溢价23%,凸显雀巢对中国市场的志在必得。
- 财务数据:徐福记2022年营收达120亿元,其中新年糖系列占比超30%,稳居行业第一。
- 战略考量:雀巢大中华区CEO张西强表示,全资控股将"加速本地化创新",尤其瞄准下沉市场。
---
第二部分:从合资到独资的12年暗战
回溯2011年,雀巢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创下当时外资并购中国食品企业最大纪录。但合资期间矛盾不断:
1. 产品线之争:雀巢曾试图将徐福记沙琪玛改为"雀巢沙琪玛",遭徐氏家族强烈反对。
2. 渠道冲突:徐福记传统商超渠道与雀巢电商战略多次碰撞,2020年线上销售占比仅15%。
3. 管理权拉锯:原CEO曾因"春节营销方案分歧"突然离职,暴露双方经营理念差异。
"这就像一场跨国婚姻,婚前看中对方家底,婚后发现三观不合。"一位离职高管如此评价。
---
第三部分:糖果江湖变天 本土品牌集体警醒
徐福记易主引发行业地震,中国糖果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 外资主导:玛氏、费列罗、雀巢三大外资已控制超60%市场份额。
- 国货反击:金丝猴被好时抛售后由河南御翔接手,2023年逆势增长27%。
- 新势力崛起: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跨界蚕食传统糖果市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全资控股后,徐福记可能面临品牌老化挑战,如何平衡国际标准与中国口味是关键。"
---
第四部分:消费者担忧与市场机遇并存
社交媒体上,徐福记会不会变味话题阅读量破亿。网友主要担忧:
- 经典产品配方更改(如酥心糖含糖量调整)
- 春节礼盒"去中国化"设计
- 经销商体系大洗牌
但机遇同样明显:雀巢承诺3年内追加投资20亿元,用于研发无糖产品和智能工厂建设。天猫数据显示,公告发布后徐福记无糖糖果搜索量暴涨300%。
---
中国零食行业的十字路口
这场收购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命运转折,更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当外资巨头从"合作者"变为"掌控者",本土品牌需要重新思考核心竞争力。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徐福记的故事告诉我们,市场换技术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要用创新换市场的时候。"
(本文数据来源:港交所公告、欧睿国际、徐福记年报)
记者手记
在东莞徐福记总部采访时,一位工龄20年的老师傅悄悄说:"机器还是那些机器,只是操作手册全换成英文版了。"这个细节或许就是这场资本游戏最生动的注脚。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