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为景区注入新活力

2025-08-27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手机] | 热度[ 0]


掌上跑马岭:太行奇观邂逅智能导游您已进入跑马岭最佳观景点,前方300米处是明代古长城遗址,建议您向右转拍摄全景。在河南跑马岭景区,游客小李的手机突然响起智能提示音。他惊喜地发现,通过景区新推出的掌上跑马岭小程序,不仅能实时获取导览信息,还能通过AR技术看到虚拟复原的古长城原貌。太神奇了!就像有个专属导游在身边。小李兴奋地说。这个智能导游系统由驴迹科技开发,融合了LBS定位、AI讲解和A

掌上跑马岭:太行奇观邂逅智能导游

"您已进入跑马岭最佳观景点,前方300米处是明代古长城遗址,建议您向右转拍摄全景。"在河南跑马岭景区,游客小李的手机突然响起智能提示音。他惊喜地发现,通过景区新推出的"掌上跑马岭"小程序,不仅能实时获取导览信息,还能通过AR技术看到虚拟复原的古长城原貌。"太神奇了!就像有个专属导游在身边。"小李兴奋地说。

这个智能导游系统由驴迹科技开发,融合了LBS定位、AI讲解和AR实景还原技术。游客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获得个性化游览路线推荐、文物背景讲解和实时人流预警。景区负责人表示,自今年上线智慧系统后,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4.5小时,二次消费收入增长200%。

智慧旅游为景区注入新活力-1

天河人才故事 | 驴迹科技臧伟仲:数智之旅,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我们要让每块石头都会说话。"在广州天河区的驴迹科技总部,CEO臧伟仲指着大屏幕上的景区热力图说道。这位80后海归带领团队研发的智慧导览系统,已覆盖全国2800多家景区。

臧伟仲的创业故事始于2018年的一次旅行困境。"在敦煌莫高窟,我看到游客挤在解说牌前,伸长脖子也看不清文字。那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能通过科技让文化触手可及?"回国后,他组建团队开发出融合AR实景导航、AI智能讲解的智慧旅游平台。

最令他自豪的是去年为布达拉宫打造的"数字孪生"项目。"我们通过3D激光扫描技术,1:1还原了整个建筑群,游客戴上VR设备就能'走进'不对外开放的珍贵洞窟。"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文物保护与开放游览的矛盾,还让残疾人士也能"云游"圣地。

最近去旅游参观了好几场沉浸式光影秀,VR/AR/MR和文旅的结合是否成为了景...

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每晚8点的盛唐幻夜光影秀总是人山人海。游客们戴着MR混合现实眼镜,看到虚拟的唐代仕女从壁画中走出,在身边翩翩起舞。这种将历史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体验,正成为文旅产业的新风口。

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增沉浸式文旅项目超800个,总投资达120亿元。杭州西湖的AR断桥残雪、故宫的VR文物修复体验、张家界的全息峡谷灯光秀......科技与文旅的融合正在重新定义旅游体验。

但专家也指出要避免"为科技而科技"的误区。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强调:" technological 手段要服务于文化内涵的传达,不能本末倒置。最好的沉浸式体验,应该是让技术隐形,让文化凸显。"

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智慧旅游正在重塑地方旅游经济生态。在江西婺源,当地政府联合科技企业打造了"智慧油菜花"系统,通过AI预测花期人流,自动调度交通资源,使今年春季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6%,而投诉量下降72%。

未来五年,随着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成熟,智慧旅游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个性化定制成为标配,AI会根据游客偏好自动规划行程;二是虚实融合体验普及,AR导览、VR云旅游成为常态;三是旅游管理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和资源调度。

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中国智慧旅游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超5000万。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新蓝海,也是传统景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