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手机] | 热度[ 0]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变“聚宝盆”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昔日的戈壁荒漠,如今变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绿水青山真正成了当地百姓的“聚宝盆”。阿克苏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曾是风沙肆虐的生态脆弱区。但通过多年的生态治理,这里建成了百万亩防护林,形成了“绿洲经济”新模式。天山托木尔大峡谷、温宿大峡谷、多浪河湿地等景区
---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变“聚宝盆”
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昔日的戈壁荒漠,如今变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绿水青山真正成了当地百姓的“聚宝盆”。
阿克苏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曾是风沙肆虐的生态脆弱区。但通过多年的生态治理,这里建成了百万亩防护林,形成了“绿洲经济”新模式。天山托木尔大峡谷、温宿大峡谷、多浪河湿地等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
“以前这里风沙大,种地都难,现在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收入也翻了好几倍。”当地一位民宿老板笑着说道。据统计,2023年阿克苏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最早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如今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它的核心意思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保护环境不仅能带来生态效益,还能创造经济价值。
以前,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不惜破坏环境,比如砍伐森林、污染河流。结果呢?生态恶化了,经济发展反而不可持续。而像阿克苏这样的地区,通过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不仅改善了环境,还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举个例子,浙江安吉的余村,曾经靠开矿致富,但环境被严重破坏。后来转型发展生态旅游,如今成了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村民收入反而更高。这说明,保护环境不是“赔本买卖”,而是长远投资。
今年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全国各地都在总结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下是5篇精选作文的亮点摘录:
1. 从荒山到绿洲:我的家乡蜕变记——作者回忆家乡如何从水土流失严重到如今森林覆盖率达70%,生态旅游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2. 守护一片绿,富了一方人——讲述云南普洱通过保护古茶树,发展茶旅融合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3. 沙漠变绿洲的奇迹——以库布其沙漠治理为例,展现中国人如何用科技和毅力战胜荒漠化。
4. 生态文明的少年担当——学生视角下的环保行动,比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呼吁年轻人参与生态保护。
5. 未来已来: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分析中国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作文不仅展现了“两山论”的实践成果,也激励更多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阿克苏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互促进。随着“两山论”的深入落实,相信会有更多地方像阿克苏一样,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造福百姓的“聚宝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