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资讯] | 热度[ 0]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一个核心命题日益凸显:统一大市场既是管出来的,更是放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辩证关系——既要通过规范管理确保市场秩序,又要通过放开限制激发市场活力。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成效。管出来的秩序与规范统一大市场的管,首先体现在制度建设和规则统一上。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一个核心命题日益凸显:"统一大市场既是管出来的,更是放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辩证关系——既要通过规范管理确保市场秩序,又要通过放开限制激发市场活力。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成效。
管出来的秩序与规范
统一大市场的"管",首先体现在制度建设和规则统一上。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市场规则、监管标准、要素流动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这种"管"不是简单的行政干预,而是通过建立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1.2万件,罚没金额超过15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是监管部门对市场秩序的严格维护。特别是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领域,对平台经济、民生领域的重点监管,有效遏制了市场乱象,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放出来的活力与创新
如果说"管"是为市场划清边界,放"则是给市场主体充分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间从平均22.9天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2022年新设市场主体超过2900万户,日均新设企业达2.4万户,展现出"放"带来的蓬勃生机。
在要素市场方面,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流动壁垒逐步打破。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为要素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释放出巨大创新潜能。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供应链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成为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支撑。第一个创新亮点是数字化供应链的快速发展。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供应链各环节实现了精准匹配和高效协同。一些头部电商平台已经能够实现"预测式补货",提前将商品配置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
第二个亮点是供应链金融的创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不断涌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贸易信息不可篡改,银行可以更安全地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据统计,2022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超过20万亿元。
第三个亮点是绿色供应链建设。在"双碳"目标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从物流配送到回收利用,各个环节都在探索减排路径。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单台产品碳足迹降低了15%,同时成本下降了8%,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管放结合的未来路径
面向未来,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分割,特别是在能源、通信等基础领域推进市场化改革;二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等新型监管方式;三是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四是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使国内国际市场规则更好衔接。
值得关注的是,在管与放的平衡中,数字经济治理成为新的焦点。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防范风险,如何平衡数据流动与安全保护,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些地方开展的"沙盒监管"试点,为创新提供了容错空间,值得总结推广。
"统一大市场既是管出来的,更是放出来的"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管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放不是放任,而是激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有把握好管与放的辩证法,才能让统一大市场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平衡过程,也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