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产业] | 热度[ 0]
---北京推出乡村非遗漫游地图,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多部门正式发布乡村非遗漫游地图,首次系统梳理并标注了全市30处乡村非遗体验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份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指南。这份地图的推出,标志着北京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方面迈出了创新一步。30处非遗打卡点覆盖全市据了解,这份乡村非遗漫游地图涵盖了北京13个涉农区的30个非遗项目体验点。其中包括门头沟区的琉
---
北京推出"乡村非遗漫游地图",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多部门正式发布"乡村非遗漫游地图",首次系统梳理并标注了全市30处乡村非遗体验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份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指南。这份地图的推出,标志着北京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方面迈出了创新一步。
30处非遗打卡点覆盖全市
据了解,这份"乡村非遗漫游地图"涵盖了北京13个涉农区的30个非遗项目体验点。其中包括门头沟区的琉璃烧制技艺、房山区的京绣、通州区的面人郎、顺义区的风筝制作技艺等代表性非遗项目。
"我们经过半年多的实地调研,最终选定了这些最具代表性的乡村非遗项目。"北京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张树伟介绍,"这些项目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都具备良好的体验条件,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制作过程。"
沉浸式体验受热捧
地图发布后,立即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在门头沟区龙泉镇的琉璃渠村,非遗传承人李师傅的工坊迎来了比平时多三倍的游客。"很多年轻人带着地图专程来体验琉璃制作,这是我们没想到的。"李师傅笑着说。
在通州区张家湾镇,面人郎第五代传承人郎佳子彧的工作室也迎来了客流高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捏面人,我们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下个月。"郎佳子彧表示,这种互动体验让非遗文化真正"活"了起来。
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非遗漫游地图"的推出,不仅为非遗传承开辟了新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据统计,地图发布后两周内,相关非遗点的客流量平均增长了40%,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明显提升。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李松表示,"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结合,既能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又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实现了双赢。"
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地图不仅有纸质版,还同步推出了电子版。游客可以通过"北京文旅"微信公众号获取电子地图,并直接导航至各个非遗点。地图还附有详细的非遗项目介绍、传承人故事和体验预约方式。
"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北京丰富的非遗文化。"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地图进行更新完善。
市民反响热烈
"周末带孩子去体验了京绣制作,孩子特别感兴趣,说下次还要去。"家住朝阳区的王女士表示,这份地图为家庭周末出游提供了新选择。
"以前只知道北京有故宫、长城,没想到乡村里还藏着这么多宝贝。"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先生说,"按照地图打卡,感觉发现了另一个北京。"
未来展望
据悉,北京市文旅局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乡村非遗体验点扩大到50个,并开发更多互动性强的非遗体验项目。还将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将分散的非遗点串联起来,形成规模效应。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北京市文旅局局长陈冬表示。
这份"乡村非遗漫游地图"的推出,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新的文化体验选择,更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创新实践值得期待。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