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支持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 今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

2025-04-01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商业] | 热度[ 0]


---引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2024年将重点支持75个试点县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这一政策被视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缓解城乡充电焦虑的关键举措,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政策背景:城乡充电“鸿沟”亟待填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2023年达35%),县域及农村地区充电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数据显示

---

引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2024年将重点支持75个试点县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这一政策被视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缓解城乡充电焦虑的关键举措,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

三部门支持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 今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1

政策背景:城乡充电“鸿沟”亟待填补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2023年达35%),县域及农村地区充电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共充电桩县域覆盖率仅为45%,部分乡镇甚至存在“零充电桩”现象。一位河北某县网约车司机向记者吐槽:“每次跑长途都得提前到市区排队充电,耽误两小时是常事。”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指出:“充电短板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的最大瓶颈。”此次三部门联合发文,正是瞄准这一痛点,通过财政补贴、土地审批简化等组合拳,加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

政策亮点:75个试点县获“真金白银”支持

意见核心包含三大突破:

1. 财政倾斜: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县给予最高3000万元/县的专项补贴,重点建设乡镇快充站、换电站及智能调度平台。

2. 用地创新:允许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闲置厂房等建设充换电设施,破解土地审批难题。

3. 技术标准:强制要求新建充电桩100%具备大功率快充能力,换电站须兼容3种以上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试点县遴选将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首批75个县中,欠发达地区占比超60%,比如贵州毕节、甘肃定西等已进入候选名单。”

---

行业反响:车企、电网紧急布局

政策发布后,产业链各方迅速行动:

- 车企:比亚迪宣布年内新建2000个县域充电桩,蔚来则计划在试点县投放第三代换电站;

- 电网:国家电网已启动“百县千站”计划,南方电网将投入50亿元升级农村电网容量;

- 资本:宁德时代与中石化合资公司计划三年内建设500座“光储充”一体化站点。

一位充电桩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在县域建桩成本比城市低30%,加上补贴后投资回报周期能缩短至3年。”但亦有业内人士担忧:“部分县市电力基础薄弱,可能面临‘有桩无电’的尴尬。”

---

社会影响:农民买车意愿显著提升

在政策刺激下,农村消费市场正悄然变化。河南周口某乡镇4S店销售告诉记者:“最近来看新能源车的农民多了,最关心的问题从‘多少钱’变成了‘哪儿能充电’。”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一周,县域新能源车搜索量暴涨180%。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赵福全教授分析:“每增加1个充电桩可带动5-8台新能源车销售,这项政策有望撬动千亿级下沉市场。”

---

挑战与展望:盈利模式仍是关键

尽管前景乐观,但县域充电设施运营仍面临挑战:

- 利用率低:部分农村地区单桩日均使用时长不足1小时;

- 电费差价:工商业电价普遍比城市高0.2-0.3元/度;

- 维护困难:偏远站点设备故障响应周期长。

对此,意见提出探索“充电+光伏”“换电+物流”等创新模式。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明年将评估试点效果,未来可能扩大至200个县。”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县域充电桩总量有望突破150万台,真正实现“县县有枢纽、乡乡有站点”。

---

这场覆盖75县的“充电革命”,不仅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更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实践。正如网友评论:“以后回老家再也不用扛着充电线找插座了!”政策落地效果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新闻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