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文化] | 热度[ 0]
销量上升库存也上升,“货”太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想象一下,你是一家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总监,这个月销量创了历史新高,本该开香槟庆祝,但转头一看仓库——满满当当全是车,连停车坪都挤得水泄不通。这种“甜蜜的负担”就是典型的“以产定销”后遗症。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不管市场实际需求,结果就是库存积压如山。经销商天天打电话抱怨:“车库放不下了!资金周转不过来了!”而公司财务看着报表上的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头皮发麻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总监,这个月销量创了历史新高,本该开香槟庆祝,但转头一看仓库——满满当当全是车,连停车坪都挤得水泄不通。这种“甜蜜的负担”就是典型的“以产定销”后遗症。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不管市场实际需求,结果就是库存积压如山。经销商天天打电话抱怨:“车库放不下了!资金周转不过来了!”而公司财务看着报表上的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头皮发麻。更糟的是,新车变“旧车”——放久了零部件老化、款式过时,最后只能打折处理,利润空间被压缩得一干二净。这种模式就像一个人拼命吃饭却不管消化,最终只会撑坏肚子。
H5营销就是利用HTML5技术制作的互动页面来做推广。比如你在朋友圈看到那种滑动一下就能抽奖、看视频、填表单的炫酷页面,八成就是H5。汽车行业用它来搞试驾预约、车型展示甚至在线订车——用户点几下手机就能360度看车内饰,选配置算价格,比跑4S店省事多了。为啥车企爱用这个?首先成本低,一个H5页面开发可能就几万块,比电视广告便宜多了;其次数据准,用户点击了哪里、停留多久、最后是否留了电话,全都能追踪,方便销售跟进。说白了,H5就是把传统宣传单页升级成“会动的智能销售员”。
这五个观念其实是商业进化史的缩影。最早是“生产观念”——工业革命时期东西不愁卖,福特说“我只生产黑色T型车”,爱买不买;接着是“产品观念”,竞争开始了,车企开始琢磨把车做得更耐用、更漂亮;第三个是“推销观念”,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东西卖不动了,销售员得拼命吆喝;第四个是“市场营销观念”,二战后消费者选择多了,企业得先调研需求再生产,比如丰田研究美国人喜欢大空间,就推SUV;最后是“社会营销观念”,现在不光要赚钱,还得环保、讲伦理,比如电动车强调零排放。每个观念都是被市场逼出来的升级打怪过程。
这个选题其实特别有意思!比如分析化妆品广告怎么用话术洗脑——美白产品爱用“焕亮”、“透光”这种词营造科技感,抗老产品则用“逆龄”、“冻龄”制造焦虑。还会研究代言人身份和语言的关系:明星代言多用“宠粉价”、“限量款”,专家代言则满屏“临床试验”、“专利成分”。甚至标点符号都有讲究,感叹号!表达惊喜,省略号…暗示神秘。最后可以批判一下,这些语言如何捆绑性别观念(女人要精致”)和消费主义(“不买就是亏”)。用语言学拆解广告,就像用X光看美人——骨架一览无余。
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不是简单换个口号,而是整个思维模式的重构。现在车企学会先看大数据再排产,甚至学小米搞预售——订单够了才开工,库存压力直接归零。这种转变背后是技术(H5抓数据)、理念(市场营销观)和传播方式(精准话术)的全链条升级。下次看到车企直播间喊“限量100台!”,别忘了,那可能根本不是饥饿营销,而是新型生产模式已经悄悄落地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