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 来源:融媒体中心 | [ 电商] | 热度[ 0]
在北京南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格外醒目。他们不仅用热情的服务温暖着南来北往的旅客,更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武器”——每个人腰间都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乾坤袋”。这个看似普通的帆布包,却装着一个流动的“百宝箱”,成为解决旅客急难愁盼问题的“万能钥匙”。百宝袋里藏着什么?打开志愿者的“乾坤袋”,里面的物品琳琅满目却各有妙用。除了常见的针线包、创可贴、充电宝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神器”
在北京南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格外醒目。他们不仅用热情的服务温暖着南来北往的旅客,更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武器”——每个人腰间都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乾坤袋”。这个看似普通的帆布包,却装着一个流动的“百宝箱”,成为解决旅客急难愁盼问题的“万能钥匙”。
百宝袋里藏着什么?
打开志愿者的“乾坤袋”,里面的物品琳琅满目却各有妙用。除了常见的针线包、创可贴、充电宝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神器”。
“最常用的是便签纸和笔。”志愿者李大姐笑着说,“经常有旅客需要记个车次信息或者联系方式,手机没电时就派上大用场了。”她的袋子里还装着一个小型充电宝、数据线、一包纸巾和几块巧克力。“巧克力是给低血糖旅客准备的,曾经有个小姑娘差点晕倒,就是靠这个缓过来的。”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志愿者的袋子里还备着简易工具包、微型手电筒,甚至还有速效救心丸。“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准备的,”志愿者王师傅说,“在车站工作久了,知道旅客最需要什么。”
“乾坤袋”的由来
这个创意最初来自于一次意外的救助。三年前,一位老年旅客在候车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当时在场的志愿者急忙四处寻找药物,虽然最后化险为夷,但却让大家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把常用应急物品带在身边。
“最初只是几个老志愿者自发准备一些小物件,”北京南站地区志愿服务负责人张主任回忆道,“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做法特别实用,就在全站推广开来。‘人人都有乾坤袋’已经成为我们志愿服务的一大特色。”
据统计,目前在北京南站地区服务的200余名志愿者,每个人都配备了这样的“乾坤袋”。仅去年一年,这些“乾坤袋”就为旅客解决了超过5000起各类应急事件。
小小口袋,大大温暖
这些“乾坤袋”不仅装着物品,更装着志愿者的用心和智慧。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的玩具坏了,哭得特别伤心。”志愿者小赵回忆道,“我刚好带了万能胶,帮他粘好了玩具。孩子破涕为笑的那一刻,我觉得这个袋子特别有价值。”
除了常规物品,志愿者们还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乾坤袋”里的。夏天会多备些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冬天则会准备暖宝宝、姜茶包。春运期间,还会增加一些一次性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品。
专业化培训让服务更到位
“别看只是个袋子,里面的学问可大了。”负责志愿者培训的李老师说。每个新志愿者上岗前,都要接受专业的急救培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袋内的各种物品。
“我们要求志愿者不仅要会使用这些物品,更要学会判断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物品。比如创可贴也分多种类型,不同的伤口要用不同的创可贴。”
志愿者们还会定期交流“装备经验”,互相学习哪些物品最实用,如何更合理地安排袋内空间。这种交流会让“乾坤袋”的内涵不断丰富和优化。
旅客眼中的“万能口袋”
对于经常往返北京南站的旅客来说,志愿者的“乾坤袋”已经成为一道熟悉的风景线。
“有一次我赶火车时行李箱轮子坏了,正着急呢,志愿者就从袋子里拿出工具和三分钟就修好了。”经常出差的刘先生说,“那个袋子里好像什么都有,简直是哆啦A梦的口袋。”
来自江苏的王女士也有类似经历:“我女儿晕车难受,志愿者不仅提供了晕车药,还从袋子里拿出话梅糖缓解恶心。这种细心让人特别感动。”
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
北京南站地区的“乾坤袋”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微创新体现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展现了志愿服务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志愿服务可能更注重指引、咨询等基础服务,”社会学专家王教授表示,“而'乾坤袋'这种做法,体现了志愿服务正在向更深层次、更个性化方向发展,这种创新值得推广。”
这种做法已经开始影响其他公共场所的志愿服务。据了解,北京西站、首都机场等交通枢纽也开始借鉴这一经验,根据自身特点为志愿者配备特色服务包。
背后的故事更动人
每个“乾坤袋”背后,都有志愿者自己的故事。
老志愿者张师傅的袋子里永远备着一包奶糖。“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北京打工,在南站饿得发慌,是一个陌生人给了我一顆糖。现在我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年轻志愿者小丽的袋子里则多了一些女性用品和儿童用品。“作为女性志愿者,我更关注女性和儿童旅客的特殊需求。”
这些个性化的配备,让每个“乾坤袋”都打上了志愿者个人的烙印,也让服务更加人性化。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发展,志愿者的“乾坤袋”也在升级。新一代的服务包开始配备充电宝、便携WIFI等电子设备,有些志愿者甚至开始使用翻译软件帮助外国旅客。
“我们正在开发一个'智能乾坤袋'方案,”张主任透露,“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袋内物品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短缺物品,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物品配置。”
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乾坤袋”所承载的志愿服务精神不会改变——那就是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用无微不至的服务温暖旅途。
在北京南站这个日均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的交通枢纽,志愿者们用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乾坤袋”,编织着一张温情的服务网。这些袋子里装着的不仅是物品,更是志愿者对旅客的关爱和责任,是这座城市温度的具体体现。
下次当您在北京南站遇到困难时,不妨找那些挎着“乾坤袋”的蓝色身影——他们可能真的能从袋子里变出您最需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给您带来一份意外的温暖和感动。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ICP备19038259号-4 头条快报-行业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相关新闻